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朋友在一家高校的研究机构工作,前阵子连续熬夜加班,终日不安。说是在编制一个20万元的调研项目预算。

一家国际NGO计划在中国开展调研,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呈递中央有关部门以供决策参考,于是就找到了朋友所在的研究机构委托此事。这家定位“慈善研究”的研究机构有意接活儿,头儿在内部讨论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,却是“要看对方愿意给多少钱,(如果)低于20万就不做”。

鉴于研究机构自身雇员工作已满负荷,头儿便把调研项目外包给高校的一个教授。“教授肯定将任务转交给他的博士生、研究生,自己不会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的。”朋友愤慨,“其实这项目不需要怎么调研,也没什么学术规范要求,主要就是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。难度不大。”

那么问题来了,研究机构是怎样让国际NGO接受这个价码的?

朋友吐槽:在头儿的有力指导下,毫无经验的他绞尽脑汁,凭空编制了20万元的调研费用。“每日单价要开得高,劳务费也编得尽可能高,除了教授,还有美其名曰‘研究助理’的学生团队。研究助理这块,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领劳务费了。但最后学生有没有拿到钱,就不清楚了。”

事成之后,20万元落袋为安。教授的劳务费占近一半,与研究机构的比例约是四六开。当然,研究机构还得支付会议费用、食宿费用等硬性开销。粗略一算,这个项目的成本约为50%,不能算是高利润项目。朋友经手的其他几个项目,成本大多控制在10%-20%之间。

由于研究机构属高校旗下事业单位,20万元的资金先是打入高校的账户。除了支付实际产生的开销,资金剩约一半。对研究机构而言,接下来的问题,便是怎么把剩余的钱弄出来,摆脱监管。这其中又有各色招数,不一而足。

在外人看来,类似的调研项目对各方都有益处,要么体现在品牌强化,要么是拓展人脉,要么扩大影响。但朋友一针见血:对研究机构和教授而言,金钱才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。

“这是一个公益机构外包产业链的故事,也是公益界和学术界合谋的结果。这条产业链的定价,不以能力为主,而由江湖地位决定。”朋友对这一现状颇感失望,“国际NGO看似强大,但进入中国也要听‘地头蛇’的话,它们需要营造学术权威感。”

这一结论未免偏颇,朋友所言也是孤例,何况研究机构管理费提取比例多少为妥并无定论。只是公益界与学术界的外包生态可有一窥。(完)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林金冰

林金冰

1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财新记者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1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5年 1篇
  • 最新文章